“ 內容摘要: 主要作盆栽觀賞植物,觀賞價值高,并象征著"大吉大利",名字也是因此而出的,在1970年代后期被大量引進中國作觀賞之用,現(xiàn)為中國常見的觀賞植物,也頗受國際市場歡迎。 ”
轉運竹又叫彎竹,中文學名富貴竹,別名辛氏龍樹、竹蕉、萬年竹,萬壽竹、距花萬壽竹、開運竹、富貴塔、竹塔、塔竹,放在文昌位又叫文昌竹(通常放4支)。屬假葉樹科龍血樹屬。原產(chǎn)于非洲西部的喀麥隆。
為多年生常綠草本植物,株高可達1.5~2.5米高以上,如作商品觀賞,栽培高度為80~100厘米為宜,多栽培于園圃中,喜陰濕,莖葉肥厚,其品種有綠葉、綠葉白邊(稱銀邊)、綠葉黃邊(稱金邊)、綠葉銀心(稱銀心)。
主要作盆栽觀賞植物,觀賞價值高,并象征著"大吉大利",名字也是因此而出的,在1970年代后期被大量引進中國作觀賞之用,現(xiàn)為中國常見的觀賞植物,也頗受國際市場歡迎。
轉運竹近兩、三年才開始流行的新品種,由廣東省臺山市海宴鎮(zhèn)的花農發(fā)明和推廣,在栽培和加工過程中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,因而生產(chǎn)成本較高。
不過由于其造型變化多樣(有螺旋型、心型、8字型…等),組合后可觀賞性較高,且人們寄望她能轉來好運,故深受人們所愛,市場占有額居開運竹之上,是目前市場上主流的富貴竹產(chǎn)品。
形態(tài)特征:轉運竹為多年生常綠草本植物,株高可達1.5~2.5米高以上,如作商品觀賞,栽培高度為80~100厘米為宜,多栽培于園圃中。轉運竹莖干直立,株態(tài)玲瓏。
莖干粗壯,高達2米以上,葉長披針形,葉片濃綠,生長強健,水栽易活。其品種有綠葉、綠葉白邊(稱銀邊)、綠葉黃邊(稱金邊)、綠葉銀心(稱銀心)。
綠葉轉運竹又稱萬年竹,其葉片濃綠色,長勢旺,栽培較為廣泛。一般多用于家庭瓶插或盆栽護養(yǎng),特別是從臺灣流傳而來的“塔狀”造型,又名“開運竹”,觀賞價值高,頗受國際市場歡迎。
轉運竹粗生粗長,莖桿挺拔,葉色濃綠,冬夏長青,不論盤栽或剪取莖干瓶插或加工“開運竹”、“彎竹”,均顯得疏挺高潔,莖葉纖秀,柔美優(yōu)雅,姿態(tài)瀟灑,富有竹韻,觀賞價值特高。
生長習性:轉運竹性喜陰濕高溫,耐陰、耐澇,耐肥力強,抗寒力強;喜半陰的環(huán)境。適宜生長于排水良好的砂質土或半泥砂及沖積層粘土中,適宜生長溫度為20—28℃,可耐2—3℃低溫,但冬季要防霜凍。夏秋季高溫多濕季節(jié),對富貴竹生長十分有利,是其生長最佳時期。
轉運竹對光照要求不嚴,適宜在明亮散射光下生長,光照過強、曝曬會引起葉片變黃、褪綠、生長慢等現(xiàn)象。所以在大田栽植,應搭1·7—1·8米高的遮陽網(wǎng)蔭棚,以75%遮光率為宜。
創(chuàng)造半陰陽、散射光照的環(huán)境。尤其是4—9月,要避免強光照直射,曝曬或過干旱,否則易使葉面粗糙,枯焦,生勢弱,葉片缺乏光澤,降低觀賞價值。
在生長季節(jié)應經(jīng)常保持土壤濕潤,并常向葉面噴水或灑水,以增加空氣的濕度;遇大雨應排清田間積水,以防倒伏。冬季要注意防寒、防霜凍,溫度在10℃以下葉片會泛黃萎落。此時,土壤應干干濕濕為宜,但不宜干旱,也不宜過濕,要減少澆水和停止施肥。
轉運竹的病害防治:種植富貴竹要注意雨天排澇,旱天防旱,冷天防霜,如遇旱天,要注意該跑馬水,保持田間畦面濕潤。蓋遮陽網(wǎng)的富貴竹田塊,鱗翅目成蟲較難飛進產(chǎn)卵繁殖,故蟲害也較少,到目前為止,只發(fā)現(xiàn)少量鉆心蟲,未發(fā)現(xiàn)病害,從3月初栽培到12中下旬收獲,只噴灑2次殺蟲藥劑即可。
富貴竹常有蜘蛛、天牛、葉螨、介殼蟲等害蟲蛀心或咬皮、咬葉心、咬葉尖為害并傳播炭疽病,可用50%敵敵畏1000倍噴殺,防蟲效果較好。葉片上出現(xiàn)炭疽病、葉斑病時,可用75%百菌清800倍、或70%甲基托布津、50%加瑞農可濕粉600—800倍液。
或12.5%乳油蕉斑脫600—800倍或70%代高樂1000—1200倍,或50%炭疽福美可濕粉500倍液噴施防治,上述農藥交替使用,每5—7天一次,連續(xù)3-4次,防治效果較好。
富貴竹炭疽病:是常見病害,發(fā)生較為普遍,是為害南方富貴竹的嚴重病害。由于去冬今春氣溫高,干旱時間長,廣東的湛江、廣州、臺山等地區(qū)早種富貴竹已生長茂盛。
據(jù)不少花農反映,不少富貴竹葉尖至葉片變干枯,并不斷向上部葉片擴展蔓延;由于干旱高溫時間長,適逢降雨而導致病害暴發(fā)。經(jīng)診斷是富貴竹炭疽病流行為害,并在3月中旬提前流行發(fā)生。
癥狀:病害開始多發(fā)生在葉尖或葉緣及葉片上,病部初期呈水漬狀暗綠色不規(guī)則病斑,并逐漸向上部葉片蔓延擴大;中期為半圓形至不定形,邊緣深褐色,分界明顯;后期葉片病斑外緣具黃色暈圈,斑中部呈灰褐色或灰白色至黃褐色。
斑面輪紋明顯或不明顯,其病斑上呈現(xiàn)小黑點,葉片開始逐漸變黃而枯死。一旦病斑蔓延擴展到葉片、嫩葉芽、主莖、葉莖基部,其病害嚴重時,莖葉會迅速萎蔫枯死。在陰雨連綿、霧露多的天氣條件下,病斑葉蔓延,植株生長不良,嚴重影響觀葉的效果。
防治方法:加強富貴竹養(yǎng)護管理,不宜種植過密;注意避免凍害和霜害;濕潤灌溉,合理施肥,增施磷鉀肥,以促進生長,提高抗病力。冬春季要剪除病葉和清理枯葉,并集中燒毀,以減輕發(fā)病,并撒一次生石灰殺菌和進行土壤消毒;或噴一次50%復方多菌靈500倍液防病,預防效果較好。
改善田間或園圃通透性,露地栽培注意雨后開溝排漬水,降低田間濕度,不宜偏施氮肥。生長期搭遮陽網(wǎng)減少高溫強光曝曬。及時殺滅蜘蛛、天牛、葉螨、介殼蟲等,減少傳播媒介。
發(fā)現(xiàn)病株時應及時噴藥控病,發(fā)病初期可交替噴施75%百菌清+70%甲基托布津可濕粉(1:1)600—800倍液,或50%復方硫菌靈800倍或50%加瑞農可濕粉600—800倍液,或12·5%乳油蕉斑脫1000—1500倍液,25%炭特靈可濕粉500倍液。
或50%炭疽福美可濕粉500倍,50%施保功可濕粉1000倍液,或75%百菌清+70%代高樂(1:1)1000—1200倍液,防治效果好。上述藥劑交替使用,每7天一次,連噴 3—4次。一般在大雨前或后迅速噴施,控制病菌產(chǎn)生孢子和分生孢子擴散、侵染,防治效果較好。
富貴竹葉斑病
發(fā)病癥狀:發(fā)生在葉片上。病斑初期為褐色斑點,邊緣黃色;擴展后病斑近圓形,內灰色,邊緣黑褐色,周圍黃色,在潮濕條件下病斑上出現(xiàn)黑色粒狀物。
發(fā)病原因:為真菌性病害。病菌存活在植株病殘體上,借助氣流、昆蟲等傳播,可直接從葉片氣孔處侵染危害。在溫室環(huán)境下可常年發(fā)病;潮濕條件下發(fā)病嚴重。防治方法:養(yǎng)護期內控制植株擺放密度,保持通風透光。發(fā)病初期噴灑日邦克菌、乙磷鋁錳鋅等殺菌劑。